智能家居想打破亲民瓶颈,光靠低价可不行
说起智能,给人的感觉就是高科技产品和高昂的工本费,而现在,智能以大众为服务对象,那高科技的身份如何与普通大众相辅相成?将概念研发落实到普通用户的家庭中成了智能家居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对此,很多商家走“亲民”路线,推动智能家居产品的推广和普及。大多数以减少成本、降低价格来达到大众消费者可以承受的价格从而来打破“亲民”瓶颈。
不可否认的是低价确实是智能家居未来发展趋势,最终也将有利于大众消费者。除了国外少数的高档品牌还高高挂起,国内的智能家居品牌产品,都从用户的消费需求出发,走起了“亲民”、“惠民”之路。低价位一时成为很多智能家居产品的重要标签,也得了很多用户的认可,对智能家居的发展有一定的普及作用。然而,智能家居是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各种家居设备集成的系统,是家居设备统一运作和管理的平台,打破亲民瓶颈只靠低价还不行。
同智能手机一样,智能家居不再局限于传统功能,更加注重智能体验,所以想要“亲民”,更要有接地气的功能,能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体验。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智能家居功能不断丰富和强化,不仅包括家电控制、照明控制、门窗控制、安全防护、环境监测等,还开始涉及健康医疗、安全看护、停车服务以及农业灌溉服务等功能。但是对于用户而言,智能家居就是要能为生活带来便利、安全、高效和舒适,而不是多而花哨。用户通过智能家居,能对门窗、家电、安防、家庭环境等进行智能化管理,能利用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对家居设备进行远程、联动、定时以及场景控制,能切实体验家庭智能化效果。而一味强调智能家居万能,却没有实用功能无论如何是谈上不“亲民”的。
高效、便利是智能家居的重要设计原则和主要特点,而高效、便利也包括智能家居的操控方式,因而智能家居使用上也要“亲民”。智能家居从硬件到软件都是为人服务,智能家居操作的简易程度将会对人们对智能家居的接受程度造成一定影响。一套操作方便的智能家居系统将会大大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如智能家居系统操作就十分简易,对用户没有知识、技术等方面的要求,基本上是即装即用。用户通过智能手机或平板,动动手指就可完成关灯、关窗等需求,并且可以自主选择“外出”、“回家”、“用餐”等场景模式,而不需要花费时间进行摸索和研究。
除了功能上和操作上“亲民”,智能家居还需要有足够的开放性和扩展性,给用户保留一定的自主发挥空间。智能家居是由各种传感器、控制器等相关硬件和相应软件所构成的,产品随技术发展需要不断地更新、升级。如果智能家居一次安装被固定而无法拓展功能,用户要设置或更新、升级某个功能则需要全部“推倒重来”。这不但会带来大大的不便,而且还会增加成本费用,即便在前期的价格较低,但在实际上还是远离了“亲民”。
随着技术的进步及智能家居的发展,价格已不再是阻碍智能家居普及的“硬伤”。然而,要真正做到智能家居普及,打破“亲民”瓶颈,需要有适合大众消费者的价格,同样也需要有实用的功能、良好的体验、便捷的操作方式以及一定的自由度。
温馨提示:内容仅供信息传播,供参考.
来源:奥特智能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