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背上的物联网
近日,美国华盛顿大学一个研究团队的实验让动物成为物联网的组成部分。该实验在蜜蜂背部装上微型传感器,可以跟着蜜蜂不断活动并持续检测农场中的温度、湿度以及作物的健康状况等信息。这一项目被形象地称为“Living IoT”(活的物联网)。
该实验有望解决之前无人机巡视农场时巡视范围和时间受限的问题。在这项实验中,蜜蜂像背着一个背包一样带着传感器在农场中活动,而背上的传感器则在跟着蜜蜂四处活动的过程中,记录下农场各个角落的数据和信息。蜜蜂回到蜂房之后,布置在蜂房上的相关设备能够完成对数据的收集同时对传感器上的电池进行无线充电。
该研究团队领导者夏亚姆·格拉科塔在一个发布会上表示,在实验中,这些蜜蜂能够完成之前所使用无人机能够做到的计算和传感任务。
这一做法的问题在于,蜜蜂的体型较小,携带能力非常有限,因此该团队在进行这项研究时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如何减轻这个传感器以及电池的重量。
由于动力部分已经由蜜蜂来承担,传感器只需携带维持自身工作需要的电池即可,这大大减轻了所需的电池重量。尽管如此,传感器中的GPS 也会消耗不少能量,因此研究人员又提出了一种无需电力即可定位蜜蜂的方法。
研究团队在农场内设置了一个多天线基站,能在一定范围内发射信号。而蜜蜂背上的接收器能识别这些信号的强度和角度,通过三角定位法得出蜜蜂的位置信息并将其记录下来。
研究人员发现,最后,传感器收集到了温度、适度和光照强度等信息,再结合相关的位置信息,就能最终获取农场内多个位置的具体信息。
在经过不断“减负”后,这个传感器以及为其供电的集成电池的总重量仅为102 毫克,相当于一只成年大黄蜂体重的二分之一到六分之一。
据华盛顿大学网站介绍,传感器上的微型电池可以维持传感器持续工作长达 7 个小时。(赵利利)
温馨提示:内容仅供信息传播,供参考.
来源:中国科学报